市場如叢林,不管是媒體、出版、電子、機械、食品、餐飲各行各業,只有入行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棵小樹,眼前老早有一大片原始森林;撇開那些神木等級的頂尖好手不看,裡面較為親民程度的戰爭,還是只有用「血淚交織」才能形容同行較勁,廝殺鬥爭後的慘況。但是不經一番寒澈骨,該怎麼在這個叢林裡立足?所以一開始的雄心壯志,剛投入的熱血激情,可以撐過草創時期的蜜月時間,但是整個人很快地,就會被現實消磨殆盡。老是硬碰硬絕對不是辦法,學會調整自己腳步,才是每一階段的決勝關鍵。

「搶救餐廳大作戰」(Mission Menu)是由一組廚師救火隊組成:義大利裔的廚師G(Giuseppe Bologna,朱塞佩波隆納,後來一律在節目上自稱G)、有一半韓國血統的黛安迪梅歐(Diane DiMeo)及來自加勒比海的大廚里卡多卡多納(Ricardo Cardona),還有兩個廚房助手。每一集的節目,都有個岌岌可危的餐廳和他們聯絡,希望他們能讓自己投注在餐廳的心血,能夠成為一輩子的依靠;畢竟餐廳的連動範圍,絕對不只是表面上看到這麼簡單,如果規模越大,事情就越複雜。而這群廚師救火隊,接到委託之後,就要開始改造餐廳的任務了。



就像節目開頭,G說的一句話:「餐廳最重要的,就是食物。」為了瞭解委託客戶的難題,三人其中的兩個人,就會出發前往委託餐廳,實際瞭解餐廳的運作和菜色,分析出核心問題,究竟是哪個環節讓餐廳陷入危機。尤其在美國,餐廳種類之繁雜,簡直難以想像,從歐洲料理、亞洲料理、墨西哥到加勒比海,還有各種東南亞菜式;光是這些分類的主題餐廳,就已經夠讓人眼花撩亂,每種料理都有它的原則和風貌,那種集結文化與生活習慣、當地農作物和牲畜,所引伸出來的料理文化,光是符合「道地」的條件,就已經夠嚴苛了,還要找出餐廳所在地與餐廳菜式的平衡,才能吸引人潮,這中間的取捨,常常就把很多餐廳給拖垮了。

好的食物還要加上適當的裝潢,甚至酒精飲料搭配都很重要。大部分餐廳的問題,就在於菜單設計流於刻板印象,食物的設計與原地區的飲食習慣不符合,以訛傳訛的謬誤搞砸餐廳招牌。不道地的古巴料理、錯誤的愛爾蘭風味餐,或是亂炒的的中國菜,都是這些失敗餐廳常出現的問題;菜單寫得像保單、或是菜單開幕五年來不曾改過,這些細節,也都會影響客人再度光臨的意願。於是以G主導的專業團隊,就會幫忙這些瀕臨倒閉的餐廳,找出核心問題。廚師也不一定每道菜都會做,所以他們還會出國考察,實地探訪當地的原味,並且再回到紐約工作室後,一起腦力激盪,想出最適合改造餐廳的菜單。



廚房內的「設計」就是此時的重頭戲,每個廚師都會使出渾身解數,想辦法找出最符合餐廳風格的料理,通常他們會設計一整張菜單,並且彼此討論,採用最適合的菜式安排。看著幾位大廚做菜,簡直神乎其技,過程中各自努力,但是出來的成果卻是相輔相成;菜單設計完成後,三個廚師還會試吃,等到每個人都滿意,才會確定成為新菜單的一部份。

回到委託人的餐廳,他們會利用一次的試營運,宣傳他們新設計的菜單,三個大廚會提前到廚房,兩個男人負責在廚房內教育廚師,黛安迪梅歐則介紹菜單上的食材,讓外場服務生能夠瞭解料理的構成。當客人陸陸續續進入餐廳時,就是他們開始忙碌的時候了,這時候三個廚師的領導能力,以及他們共事時的好默契,讓他們即使在陌生的廚房工作,都順暢地不可思議。每一集節目的最後,用字幕向觀眾說明,被搶救的餐廳數個月後的發展,也通常都有美好的結局。



好的經營謀略,就是會在該調整腳步的時候,毫不遲疑放下身段;領域越專業,遇到的事情越困難,而調整的速度要越快。也許我們的政府官員,這輩子除了讀書、考試,當公務員,偶爾下鄉選舉,然後當上地方官,最後因為人脈攀上高位;這個過程的養成,並沒有任何的「領袖」教育,沒有責任感,也不可能有遠見。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把選票,當成部落格的人氣指數,好像討好越多人,自己的就越有能力,事實上那只是政治小丑而已。管國家就像開餐廳,強調專業、高度專注和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成果是不是「客人」喜歡的。如果一個廚師,只能做一個小館子,那他再怎麼包裝自己,也沒辦法當上主廚,管理米其林餐廳的營運。假設我們如果不小心雇用到,這種扮豬吃老虎的垃圾,應該要當機立斷,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我永遠記得書上的一句話:「給爛人過多的時間,就是把自己推下萬劫不復的地獄。」而當那些我們選舉出來的高層,開始危害我們的利益時,我們到底還要忍耐多久呢?我們應該要繼續忍受嗎?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