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第一次看電影「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時,看得非常辛苦,而且滿頭霧水,因為那年我23歲,從來沒聽過「巴布狄倫」(Bob Dylan)的名字,只知道電影裡面有些音樂我很喜歡,像是「積極第四大道」(Positively 4th Street)、「弱者之歌」(Ballad of Thin Man)、「離開之前再一杯咖啡」(One Cup of Coffee),後來在某個圖書館找到,不會剪接的美國導演,馬汀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拍攝的紀錄片,我想我才真正認識這個具有歷史地位,歌曲歷久彌堅的搖滾詩人。我也願意稱他詩人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許多歌詞充滿哲思,這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

紀錄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就像許多觀眾說的,片名被嚴重誤譯,正確來說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巴布狄倫本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來自美國北方,非常寒冷的明尼蘇達州(Minnesota),一個採礦為主的小鎮,生活單調乏味,他年輕時代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收音機和唱片;巴布狄倫喜歡一些工人音樂,像是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皮特西格(Pete Seeger)和漢克威廉斯(Hank Williams)。大一休學之後,他離開家鄉,到紐約的小酒館裡唱歌,這段時間他雖然已經擁有不少創作,但是多數時間,他都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並且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卻沒有被大眾注意。



巴布狄倫很喜歡把吉他背帶調得很短,並且戴著自己設計,掛在肩上的口琴,讓他除了唱歌之外,在樂曲間奏時,還可以加入口琴的聲音。1960年代,已經嶄露頭角的女民謠歌手瓊拜雅(Joan Baez)或是知名民謠團體,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都曾翻唱他的作品,也由於美國人權及反戰聲浪高漲,世界政權局勢的捉摸不定,所有人覺得巴布狄倫的歌曲,就像他們的心聲,也把巴布狄倫一舉推向「抗議歌手」的事業高峰,這時候的歌曲如「在風中」(Blowin' The Wind)及「時代不斷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就是這個時期的最膾炙人口的歌曲。不過巴布狄倫改變得很快,他開始在自己的音樂中,加入電吉他和很多搖滾樂元素,他不在乎那些曾經支持他的憤怒群眾,總是笑罵由人。

巴布狄倫在事業的顛峰時期,有數以萬計的演唱會行程,還有所到之處,萬頭鑽動的歌迷和記者,他在攝影機前總是充滿幽默感,曾經對著獸醫診所的服務項目,玩起文字遊戲;也曾經面對腦殘記者的愚蠢問題,予以戲謔的反擊。面對不願接受他的轉變的憤怒歌迷,巴布狄倫經常不客氣地挑釁對方,所以他的演場會,好幾次擦槍走火,演變成歌手和群眾的衝突場面。這段時間的巴布狄倫就像那個年代的名人,沈迷於藥物濫用。經歷婚姻失敗、嚴重的機車車禍後,巴布狄倫決定隱居起來,整個紀錄片就嘎然停止,收尾在他精彩的前半生的生活。



紀錄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蒐集許多網路上被刪減,或是從未提起的歷史資料和名人,把過去被遺忘的年代,拼湊成我們可以理解的樣子;除了那些歷史資料之外,巴布狄倫和瓊拜雅或同期的音樂製作人、歌手等現身說法,也被導演馬汀史科西斯也收錄在影片中。這支紀錄片的史料非常豐富,涵蓋像是1920年代如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等人的演出畫面,真正重現巴布狄倫和他所經歷的每一段時光。巴布狄倫是個娛樂圈很喜歡研究的對象,因為他總有自己想做的事,對任何人、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加上他的創作量實在很驚人,每次演唱自己的歌曲,都會加入不同的變化,有時候很成功,有時卻又很難聽,常讓人摸不透他在想什麼。雖然巴布狄倫,總說自己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但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音樂就是他的最後依歸,他早就已經到家了。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