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和同齡的朋友,年少時美好的記憶,很多都和半夜重播的電視劇有關:像是每個國文老師都愛看的「人間四月天」;首播加重播,我看過三次以上的「大醫院小醫師」;每次都只看到蕭淑慎,老是看不到倪淑君的「曾經」;不論男女,看完都很動容的「孽子」;講述台灣各種民族,共存共容的電視劇「後山日先照」;我媽媽老愛一直看,但其實不合我胃口的「橘子紅了」;甚至是在教育改革議題上,很容易被人提起的「危險心靈」。明明隔天早上七點就得出門,我們寧可一邊上課一邊打瞌睡,還是堅持把每一集看完。

電視劇「大醫院小醫師」改編自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同名小說,但是故事主角從一個實習醫生,改寫成來自不同背景,四男一女的醫學院畢業生;經過七年醫學教育的他們,必須在實習的一年中,到各科臨床實踐學校所學,最後再以這些實習分數及志願,分科投入真正的醫療工作。醫院的工作非常複雜,分工嚴謹而且不容許失誤;所以平時的觀察筆記,還有相關經驗累積,就是救活病人的關鍵。五個小醫師不僅要拿出自己的本事,還要學習在職場的廝殺中,如何求生存;最重要的是,醫病關係、行政程序和親屬問題、私人生活的多方夾擊,才是他們最大的震撼教育。



五個小醫師走遍各個單位,從急診室、復健科、精神治療到重症病患,帶出醫院內的各種權位角力、醫生與護士的合作關係、職場性騷擾,形形色色的病人和相關問題,或是醫院工作中,鮮為人知的禁忌或職場樣貌。醫院忙碌的生活,也讓這五個小醫師,忙到人仰馬翻,他們與家人的關係、交往對象和給自己的時間,往往都因為工作而顧此失彼;然而每個在醫院裡工作的人,也都想讓自己的生活,面面俱到,但是一旦必須面對抉擇時,他們往往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工作,還有不停工作。如果此時,又在工作上,遭遇到不可預測的困難,那麼也只能咬牙忍耐;因為工作,就已經是他們的全部了。

除了五個年輕演員擔綱主角之外,還有資深或實力演員加入演出;有的人是各科醫師,有的是護士,還有病人或病患家屬。醫護人員之間,還有很多的「術語」和「行話」,以及他們的溝通文化,或是各種醫療用品及手術專業;這些專業細節,始終仰賴曾經是麻醉科醫師的作者侯文詠作顧問,甚至是替身演出。即使動員各個年齡層的演員,但是每個角色各司其職,表演恰如其份,也讓整體看來,詼諧兼具專業的劇情,因為各式各樣的演員,讓觀眾有目不暇給之感。反觀今日的台灣電視劇,很多新演員看起來,連識字都有問題,更別說要讀懂台詞,然後在表演時融入情境;加上時下流行的整型文化,讓每個人的臉,都像工廠生產的布袋戲偶,一樣美,但也一樣嚇人。



我自己簡單歸納出,戲劇失敗的三個元素:1. 故事沒有結構 2. 台詞沒有意義 3. 爛演員;現在很多的台灣戲劇,都具備了這三項元素。美國資深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作品,他的故事結構常常很亂,演員也不怎麼靈光,但是伍迪艾倫會非常小心,讓每一句台詞都有意義,這樣觀眾才能從對話中,逐步抽絲剝繭,慢慢被引導到最後的結局,而且邏輯完全合情合理。「大醫院小醫師」則完全沒有上述說的三個致命傷,所以不論多少年後再回頭看,都還是賞心悅目。可惜的是,好的傳統並沒有延續,那些曾經被看好的潛力新秀,不是十多年來,看不見進步,不然就是轉戰鄉土劇,還有人退居幕後,更有人不知去向。我想說的是,我們的電視劇製作,為什麼不跟美國比,只跟中國比?是真的程度跟不上,還是懶得學呢?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