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最令人錯愕的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看來要由電影「鳥人」(Birdman)接棒了。我不喜歡「鳥人」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電影過多毫無深度的符號,像是主角說在飛機上,坐在自己前面的名演員「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或是因為電影「鋼鐵人」(Iron Man)系列,事業由黑翻紅的「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這些人固然現在很有名,但如果有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比較「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和「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到底誰比較倜儻,我想沒有一個觀眾,會認為這部電影有趣又精彩。我的立場是,「鳥人」只是象徵現代人的不滿足,但不代表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

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是個過氣男明星,離婚,帶著戒毒的女兒,想靠投資百老匯翻身,想把過去的名聲、金錢和觀眾都找回來;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們眼中的成功條件,也代表他的信心指數,看起來越成功,信心就越飽滿。他對自己抱持美好的想像,甚至已經把幾十年前,紅極一時的超能英雄「鳥人」,還有電影中所謂的超能力,都當成真的。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經由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的介紹,接替被舞台燈砸到頭的男演員;一開始,米高基頓非常歡迎他的到來,因為兩個人對表演的概念,不僅有共識,而且有火花,但是我行我素的愛德華諾頓,反而造成接連不斷的麻煩,快被逼瘋的米高基頓,礙於合約和經濟壓力,已經沒有籌碼換賭桌,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null

愛德華諾頓先在演出時,讓自己喝得爛醉,並且在台上發飆;接著用力踩了米高基頓的痛腳,讓自己登上媒體版面,卻在報導中,對自己老闆隻字未提;爾後又提議,在現場演出時,和娜歐蜜華茲假戲真做,真槍實彈演床戲;不過壓死米高基頓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失控的愛德華諾頓,和自己的女兒艾瑪史東(Emma Stone),在後台擁吻這件事,米高基頓還因此被反鎖在門外,他只好穿著內褲,狂奔經過擁擠的人潮,走向戲院的正門,趕回台上把結局演完。米高基頓的感情生活,和他的經濟情況差不多糟,不過他和前妻的關係,還算得上是朋友;倒是父女之間的關係,熟悉又陌生,靠近又疏遠,他們很希望被彼此接受,卻總是惡言相向。電影的結尾,是米高基頓把自己的臉,用槍轟爛後住院治療;看到裝上假鼻子的自己,以為自己和鳥人合而為一。女兒艾瑪史東毫無邏輯的,站在窗邊向上看,一瞬間,諷刺喜劇變成鬼片。

「配樂」和「攝影」是電影「鳥人」中,唯二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實驗。流暢的鏡頭運動,把觀眾緊扣在故事線上;加上極簡的配樂,反而架構出前衛藝術的疏離感,主角因為在人生長期低谷後,痛苦已經解離的感受,襯托的非常準確和精緻。這部電影有個雄心壯志,希望能做出勝利和失敗的最大對比,像是:超能英雄和普通人、名利雙收和經濟瓶頸、萬眾矚目和寂寂無名。不過,主角脆弱的心理狀態,很難讓觀眾同情他的處境,某些時候,他像是對抗巨人的大衛,奮力追求成功;但是整部電影看完,觀眾反而更容易看到,男主角像是沒有哆拉A夢的野比大雄,正在被現實打到滿地找牙。我想說的是,一個心理素質如此脆弱、個性小氣,又愛嫉妒的故事主角,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看著他醜陋不堪的掙扎呢?



電影「鳥人」把太多不重要的心理變化,過度放大檢視,如果導演不要力圖扭轉結局,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會高一點,但是最後人工的鑿痕太深,不禁讓我想到,我認為最爛的經典電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都是屬於評價過高的爛電影,過於成功的失敗作品。這就像小孩不喜歡上學,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氣呼呼地罵老師不夠用心;小孩不想上學的原因太多了,說不定其中之一,是因為家長個性太軟弱,讓小孩覺得自己可以左右父母的任何決定。一個人會從成功高峰摔下來,然後再也沒有爬起來過,真的是機會和運氣的問題嗎?台灣人對這種事情,應該習以為常才對;畢竟,我們至少有兩位民選總統,都有這樣的經歷,難道不是嗎?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