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DREAMS: FRANCES HA ( 2012 )

 

這是一部向法國新浪潮致敬的美國電影小品,如果你/妳能聽見女主角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在紐約市奔跑的場景中,總有一兩段法國電影「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配樂襯底,就不難明白創作者的巧思了。法國電影理論家、影評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算是提出「導演作者論」的先驅,他的學生名氣更是青出於藍: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和尚路克高達(Jean-Luc Godard),他們的作品風格影響臺灣影壇很深。台灣人很容易把導演作者論和好萊塢大型片廠的製作方式混為一談,美國電影的導演權力其實處處受限,而且也被市場嚴厲的檢驗。

電影「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是個很典型的新浪潮故事,角色的生活是電影的全貌,小人物的周遭事件是劇情轉折的重點,不會有華麗的排場和完美的燈光設計,導演就像作者一樣可以隨心所欲,表現自己想要敘說的故事。葛莉塔潔薇想在紐約的現代舞圈成名,她教孩子跳舞為生,一邊在舞團當實習團員,她的室友是大學同學,想要在出版界闖出名號;她和室友感情好到很離譜,根據她們自己的說法是:就像沒有性生活的女同性戀伴侶。不過葛莉塔潔薇認為的完美生活,就在室友找到另一個住處,還有葛莉塔潔薇和男友分手之後,一夕間瓦解...

 

undefined

 

葛莉塔潔薇無法一個人負擔紐約的房租,她必須要尋找新的住處;一開始她和兩個男生住在一起,不過卻還是無法負擔房租,又必須搬離。她的工作遇到瓶頸,因為她被排除在舞團的耶誕節巡迴演出之外,也導致她的收入出現問題。耶誕節假期她回到老家加州的沙加緬度,和家人度過一個溫馨的佳節,只不過她的父母沒有台灣的父母愛孩子,他們很明白告訴葛莉塔潔薇,他們無法在金錢上幫助女兒,所以葛莉塔潔薇只能自己想辦法,沒有舞團收入的她,甚至得到餐廳當起服務生。身上沒有錢的時候腦筋可能也不清楚,葛莉塔潔薇還用信用卡買了一趟兩天一夜的法國巴黎之旅,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卡債要怎麼樣才還得出來。

葛莉塔潔薇曾經的室友自從搬家之後,兩個人就越來越沒有聯繫,曾經無所不談的兩個朋友,竟然連其中一個人已經訂婚都不知道。葛莉塔潔薇好幾次從不同朋友口中,聽見前室友的消息,她覺得自己不再重要,不過每一本電影編劇書都會告訴大家,第二幕的結尾處,一定要有個大轉折,銜接傳統三幕劇的第三幕的全劇高潮---葛莉塔潔薇再次遇到好久不見的室友,那個對婚姻茫然,隱約還懷著出版界大夢的醉醺醺的前任摯友,她們應該要重修舊好?還是葛莉塔潔薇應該要擺脫依賴他人的習慣,好好獨立振作起來呢?

 

undefined
 

我喜歡「紐約哈哈哈」的電影結局,呼應了女性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名言:「女人若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room for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女主角葛莉塔潔薇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她,觀眾在電影中目睹她願意獨立,為自己負起責任的那一刻;即使她的舞者夢,還有對室友的感情,已經變成電影用語「麥高芬」(MacGuffin)一般,對於主角的人生再也無足輕重,但觀眾都看得出來,葛莉塔潔薇選擇了一條更好、更適合她的路。我想起一件事,大約在一、兩年前,我聽過好幾個和我同年紀的女人,忍不住用讚嘆的語氣誇獎她們的男友:「有男人最好!」那個當下,我以為我回到幾十年前的農業社會,女人應該要為自己的性別深深自卑。但是我們不是已經選出一個女性總統嗎?喔!我懂了!因為她的行政團隊都是男的,所以「有男人最好」了!應該是這個邏輯!這樣我就懂了!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