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 '51 (1952) |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我認為義大利電影「歐洲51年」(Europa '51)單薄的結局減損批判的力道,如果結局更衝擊,這部電影絕對與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代表作「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並肩同論,分別探討戰爭期間與戰後,世界霸權轉移對戰後義大利的影響,更能探討巨變下集體或個人傷痛復原的重要;義大利導演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還拍出戰後的義大利,宗教的地位快速地被意識形態及現代科學/醫學取代。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在電影中決心打擊貧窮,上百年前這是神性的召喚,二戰後則會被判讀為精神失常。讓女主角在結尾時坐進裝鐵窗的救護車再揚長而去,會不會更毛骨悚然?

全片敘事採用常見三幕劇的結構:英格麗褒曼和美國企業家丈夫亞歷山大諾克斯(Alexander Knox)一家三口在羅馬過著富裕又忙碌的生活,因為不快樂的青少年兒子自殺獲救後卻仍舊病故,英格麗褒曼悲痛欲絕而且深切自責;後來透過在報社工作的友人、也是義大利共產黨員的艾托雷強尼尼(Ettore Giannini)的協助下,英格麗褒曼開始金援羅馬地區的貧困家庭,並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英格麗褒曼的慈善之旅中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包括生養六個孩子的已故義大利女星茱麗葉塔瑪西娜(Gulietta Masina)。英格麗褒曼看穿了工廠工人機械化的職場只是另一個地獄,而共產黨的階級革命理念,更無法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

CLOSE-UP | Europa '51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英格麗褒曼無聲無息的離家十天,她的丈夫深信妻子已經外遇,而對象就是那位報社友人。事實上,英格麗褒曼正在羅馬的貧困社區中,照顧一位病重最後不幸離世的阻街女郎。英格麗褒曼後來被法律裁定強制收容,並透過詳細的精神檢測後,由法官認定她必須永遠待在醫療機構內。故事的最後十分鐘試著描述一個美麗的情境:已經開悟的英格麗褒曼不在乎現實層層打擊,她也看穿機構內的神職人員的思維其實非常保守、無知而且充滿恐懼,現實中唯一讓她感到欣慰的部分,不是多疑的丈夫或憂心忡忡的母親,而是像茱麗葉塔瑪西娜等人,曾經接受過她的幫助的受眾。

不難看出導演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非常重視動態構圖,如果觀眾仔細端詳會看出來他努力讓每一個畫面盡可能依照幾何構圖,加上攝影機運動方式力求客觀又平實,殷切地紀錄演員的一舉一動,他很少使用強調細節的大特寫鏡頭,中景及廣泛使用的遠景、還有長時間鏡頭,讓演員持續帶領觀眾走進旅程中的每一個段落,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因為敘事留白的時間稍長,選用激昂的配樂也是羅貝托羅塞里尼扣住觀眾注意力的手法,讓觀眾全然專注,才能感受到電影真正的重量。如今,創作風格仍然帶著濃厚新寫實主義的電影人,我能想到的,就是德國導演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rzold)了。

Europe 51 - Film (1952) - SensCritique

值得一提的是,英格麗褒曼的表演在前作「火山邊緣之戀」(Stromboli, terra di Dio)中,看起來和美國片廠時期的她沒有太大差異,可是在電影「歐洲51年」的前10分鐘,眼尖的觀眾絕對看出來她在藝術領域的覺醒,她的一舉一動變得更豐富更有層次,整部電影看完不僅動靜都引人入勝、情緒表達更是不慍不火,整體而言卻讓觀眾深深陷入劇情的膠著與衝突;我猜想,英格麗褒曼應該從自己在美國時期的電影「聖女貞德」(Joan of Arc)親身體驗過宗教殉道者的決心,然後在結局時才能寧靜又從容地用新時代的詮釋,表達對宗教神性的敬重。看看電影中茱麗葉塔瑪西娜和英格麗褒曼精彩的對手戲,這兩位表演風格天差地別、角色性格一動一靜截然不同經典女星,卻表現出同樣過人的表演實力及能量,讓這部上映期間備受輿論壓力的電影,最終穿越時間的考驗,歷久彌堅地被收錄進幾個重要機構的經典電影清單之中。熱愛電影的觀眾,應該很熟悉美國神話學家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提出的敘事觀點「英雄之旅」(Hero's Journey),而我認為英格麗褒曼在電影「歐洲51年」的角色也算是千面英雄的一種,而我要把她歸類在「避世的英雄」或「沉睡的英雄」。你/妳同意嗎?如果不同意的話,你/妳又會怎麼分類呢?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