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sit (1964) - IMDb

 

我是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的無腦影迷,這一次我要昭告天下,由美國、法國、西德、義大利製作的電影「貴婦怨」(The Visit)絕對是英格麗褒曼有生之年演出過,最不可思議、最精采絕倫、最出色精湛的電影第一名,那位還鄉的貴婦不僅打破觀眾對她的印象,更開啟一種新的高度,我認為這部電影,才是她向世界宣示她是個偉大演員的作品。所以你/妳不可以因為這是一部黑白電影就拒絕它,你/妳不可以因為對演員感到陌生而忽略它,你/妳更不可以因為不認識它而貶低它。還有那位身陷險境卻能面不改色的已故美國男星安東尼昆(Anthony Quinn),他絕對是影史出類拔萃的男主角之一啊!

改編自同名劇作但是數段情節有巨大的更動,尤其是電影版的結局和原作差異非常大,但電影「貴婦怨」的文本內涵,對於人性以及社會的批判的力度,至今來看仍然相當火爆、刺激又深刻;可能因為劇作家及電影導演都出身德語世界,電影中一股熟悉的風味是德語電影見過的疏離、冷漠及異常寧靜的暴力,不只是觀眾處於旁觀者的視角,連故事中的人物也會靜觀衝突發生,於是人性中已經腐爛發臭的一面,竟然以一種空洞又直接的方式呈現出來,復仇心切的英格麗褒曼,讓安東尼昆像極美國電影「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不停逃亡的卡萊葛倫(Cary Grant),加上隨處可見的平庸的邪惡,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Ingrid Bergman e Anthony Quinn - Auction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  Cambi Casa d'Aste

也許我此生摯愛的愛爾蘭另類搖滾樂團「小紅莓樂團」(The Cranberries)在1999年發行我此生最愛的歌曲「山盟海誓」(Promises),能夠試著解釋滿腔怒火的英格麗褒曼決心血債血償的鐵腕意志,因為觀眾看見她採取屠城式的復仇計畫,把已經低迷窮困的家鄉弄得寸草不生。天良喪盡的貴婦英格麗褒曼,盡情運用她驚人的遺產繼承,蠶食鯨吞買下村莊的所有工業廠房,凌遲般宰割她的家鄉父老,而英格麗褒曼更是重金懸賞安東尼昆的性命,畢竟當年少女未婚懷孕已經害她身敗名裂,但自私懦弱的安東尼昆不僅置身事外又落井下石,害她就此踏上撕心裂肺而且痛不欲生的不歸路。但廿年浮沉,成功彷彿近在眼前了...

對照組是年輕的已故法國女星伊琳娜德米克(Irina Demick),盛怒的英格麗褒曼出乎意料地給了她很多人生建議,例如建議她不要和有婦之夫往來,也建議她不要走上自己走過的風塵路,最後還給了伊琳娜德米克一輛附司機的汽車,讓她得償所願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另一位多年後演出法國電影「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的已故義大利女星瓦倫提娜柯提絲(Valentina Cortese),戲外更與英格麗褒曼在1975年的奧斯卡頒獎台上惺惺相惜;她在電影「貴婦怨」中展現出極致的護夫心切,也是走投無路的男主角安東尼昆唯一的依靠,她完美詮釋一位堅強女性即使家逢巨變,仍然臨危不亂、寧死不屈的最佳典範!

INGRID BERGMAN 7 x 9 Movie Film Publicity PHOTO The VISIT 1964 re-PRESS  ak1327 | eBay

我認為電影「貴婦怨」堪稱完美的佳構劇(well-made play structure)樣態,一方面是故事結構非常美、情節夠曲折而且嚴謹地前後呼應,鉅細靡遺地解釋故事中的不共戴天之仇,而且結局短小精幹卻非常震撼;另一方面是故事破題非常俐落,首先是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演出的貴婦,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亮相,緊接著會觀眾會看到雙方或多方的衝突多越來越激烈,情緒越來越高漲、除了偶爾僵持不下的爭執之外,衝突雙方的對抗會逐漸升溫到失去控制,但是最駭人聽聞、也是故事最大的反轉處,就是那些冷眼旁觀小鎮的居民,從未在未婚懷孕的少女困頓無助時伸出援手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被聲色俱厲地指出他們的自私殘酷,也就是平庸之惡共犯之一。電影中用什麼呈現居民的平庸與邪惡呢?就是居民們為了龐大的金錢利益,反過來討好英格麗褒曼,甚至積極努力讓安東尼昆送死,尤其是第二次的火車進站的那場戲,更顯得一切喪心病狂、難以想像。最後,我想說的是,即使我已經是英格麗褒曼的無腦影迷,我仍然必須重押我不可小覷的觀影經驗、用我的人格、用我未來的名聲、用我對電影藝術非凡的鑑賞能力,只是為了告訴你/妳:電影「貴婦怨」不只是英格麗褒曼生涯最偉大、最犀利的表演、也絕不只是安東尼昆最深刻動人的演出而已;這部電影赤裸裸地刻畫著人性最醜陋、最低劣又最不起眼的那一面,然而這樣的平庸之惡經常在你我身邊流竄,一直以來無情地、深深地、狂暴地、傷害著我們每個人...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