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做個實驗,找出妳/你最喜歡的電影角色,幫這個角色寫一個簡單的故事,有兩個大原則要遵守:第一、這個故事有一半內容嚴格要遵守劇情設定;第二、這個故事可以出現劇情沒有的人物,但是不能逆轉劇情。以德國電影「耶萊」為例,我這樣寫:妮娜霍斯(Nina Hoss)飾演的耶萊費奇(Yella Fichte)在學校時可能功課不太好,也不是風雲人物,她很有數學天分,商業學校的時光是她最快樂的日子;然後她遇到牡羊座的帥氣小男生辛納克史納曼(Hinnerk Schöneman)追求她,兩個人性格一冷一熱好像很能互補,交往不久就結婚了,婚禮很簡單,只有女方的父親和男方的雙親出席...
翻拍自美國電影「靈魂狂歡節(Carnival of Souls),劇情全貌、發生背景、人物都已經有巨大的調整,結構和結局不變,驚悚的氛圍讓人深深著迷,構圖和攝影機運動都很有風格,但是最喜歡的部分還是妮娜霍斯精湛的演出。事情是這樣的,從事營建業,即將成為妮娜霍斯的前夫的辛納克史納曼脾氣暴躁,性格乖戾;正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的他,有兩件事情想要重新開始:搖搖欲墜的事業和覆水難收的婚姻。正在離婚程序的妮娜霍斯想進到大城市重新開始,沉默低調的父親祝福女兒的方式很特別,偷偷塞了一捲現金給她。其實她的世界只有父親無條件、不求回報的愛她,但她不可能和父親在一起...
渾身濕漉的妮娜霍斯從墜河的車裡爬出來,因為瘋狂的前夫辛納克史納曼瘋狂的行徑害她看起來糟糕透頂,還好她最珍愛的紅色襯衫沒事,驚魂未定的妮娜霍斯搭上火車之後,還是難過的哭了。隔天雖然順利到新公司報到,卻發現雇用自己的主管已經被公司開除,妮娜霍斯用肉體才換得這份工作,但如今卻落得人財兩失。住在同家旅館的商人大衛史崔索(Devid Striesow)對妮娜霍斯很有興趣,邀請她成為自己的商業夥伴;大衛史崔索的工作主要是進行投資前的風險評估,他鎖定標的之後談判索取高比例的股權,妮娜霍斯是資產帳務判讀的高手,他們聯手在談判桌上大殺四方。
帶有暴力傾向的控制狂前夫辛納克史納曼不可能就此罷休,他也來到漢諾威,兩度潛入妮娜霍斯住的旅館房間,使得妮娜霍斯面臨巨大威脅,不過也因如此,和大衛史崔索的感情也逐漸加溫。大衛史崔索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人,他其實也是個控制狂,會私下收受標的公司的回扣款,被公司解雇之後,他想和妮娜霍斯創造一個新的投資項目,藉由工業零件的轉售獲得巨額暴利。這個專案需要龐大的資本額投入,才能讓更多人相信這個專案的可信度,所以妮娜霍斯故技重施,找上已經身敗名裂的布卡克勞斯納(Burghart Klaußner) ,布卡克勞斯納應該是妮娜霍斯以前的老闆,而妮娜霍斯應該就是害慘布卡克勞斯納人財兩失的禍首...電影的結局遵循原版的設計,有點突兀,有點哀傷,但應該也是最好的處理,不然...還能怎麼收尾呢?
關於我最喜歡的澳洲女星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的表演我已經聊過很多,但是因為太愛她了,我要再講一次!凱特布蘭琪的表演,就是一個特技泡泡師,她在每個段落會吹很多泡泡,象徵她對角色的施力點,每一個衝突點則會設計一個造型泡泡,把觀眾的注意力綁在劇情上,於是我們會有看似簡單的小泡泡、很多奇形怪狀的造型泡泡,集結成得眼花撩亂的風景,最後劇情來到張力頂峰,她就創造一個超大的幻象泡泡和數以萬計的小泡泡,展現她對表演的巨大宰制力,於是我就會在電影院起立鼓掌十五分鐘,表達我的至高無上的敬意。德國女星妮娜霍斯截然不同,她的一舉一動非常安靜,安靜到我們好像可以聽到她的心跳聲,在她走路的時候聽到她的心跳聲,在她微笑的時候聽到她的心跳聲,在她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聽到她的心跳;但是等到衝突來到,她會像貓科動物一樣敏捷迅速,狠狠抓住標的。聰明的妮娜霍斯不僅擁有巨蟹座獨有的感性與細心,也會能展現水象星座的蠻力與攻擊性;在她如天真慧黠的外表之下,擁有掠食性動物的機敏、殘暴和冷漠。妮娜霍斯在「塔爾」(Tar)中的精彩演出,不就說明了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