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我只能說,進入21世紀之後的伍迪艾倫(Woody Allen),好像從靠右駕駛,無預警地改成靠左駕駛;意思就是,不論他老爺,多麼努力創新作品,每次的劇情,就是一副快要出車禍的樣子。早期如「曼哈頓」(Manhattan)般的機智與荒謬,都不知去向,煙消雲散;也許電影「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還算有趣,而後來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已經讓人非常不滿意,等到看完電影「愛上羅馬」( To Rome with Love)之後,我對伍迪艾倫的信心,幾乎已經蕩然無存。

電影「安妮霍爾」(Annie Hall)就是伍迪艾倫早期的成功模式:瘋狂的戀愛關係,怪異的人物個性,詭譎又難以臆測的情節,加上歇斯底里的對白。電影中的伍迪艾倫,從事電視工作,走在路上時而會被人認出來,但是又因為他的個性內向害羞,被發現時會不知所措;他很在乎每個人的眼光,而且對他人常有不太正面的評價,甚至因為自己是猶太人而感到自卑。但是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是個熱愛中性打扮的女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大方自然,對任何事情都很積極;不過她唯一的恐懼,是在夜總會唱歌時,台下觀眾忙著吵架和砸酒瓶,讓她自己的歌喉失去信心。



電影中時常穿插許多關於「童年記憶」、「前任交往對象」還有「與路人對話」的場景,就像是重建現場一樣,滔滔不絕地說著每個人的過去。電影中伍迪艾倫的好辯,從童年就開始了,不過他對女人的愛好,也是自小就萌芽,而且他十分在乎性生活的品質,總是會不停確認,雙方是否賓主盡歡。和伍迪艾倫相比,黛安基頓顯得前衛、大膽,她自己開車,讀很多哲學的書,對於任何事情充滿好奇,連對毒品的態度也很自然。兩個人在一起時,不至於轟轟烈烈,生死相許,但是熱情洋溢,時而彼此吐槽的相處模式,讓他們很快決定同居。

看起來雜亂無章的對白,其實把劇情都一一帶入;兩人從相識時的浪漫激情,隨著時間過去,熱度開始冷卻,雙方家庭背景的差距,加上「猶太人」身份讓伍迪艾倫很緊張,從原本的密不可分,到開始出現裂痕;而黛安基頓受到伍迪艾倫的鼓勵,修習成年教育課程,最後反而因為上課的事情,搞得兩個人非常不愉快,在紐約街邊,很隨便就分手。朋友介紹伍迪艾倫一位在「滾石雜誌」工作的女孩給他,但是當他一接黛安基頓的電話,又不顧一切到她家,幫忙打蜘蛛。即使破鏡重圓,關係依舊沒有維持太久,就在黛安基頓決定搬到洛杉磯,兩個人就斷了聯絡;即使後來又在紐約巧遇,早已經是人事已非了。



我認為,伍迪艾倫曾經非常有機會,卻始終沒有,也不可能超越「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成為影史大人物;他比查理卓別林更聰明,更洞悉人性,也更瞭解社會的荒謬,但少了查理卓別林的敏感和憤怒。伍迪艾倫可惜的是,他從來不扼住時代的喉嚨,挑戰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命題,像是:「淘金記」( The Gold Rush)、「摩登時代」(Modern Times)和「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這些深入時代的作品。他反而樂於自我中心,把「情愛」和「盲目選擇」大搖大擺地,作為創作主軸,他的作品,就像IKEA家具,便宜,設計新穎,卻不怎麼耐用。「藍色茉莉」(Blue Jasmine),即使有我最愛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演出;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伍迪艾倫最好的時光,也許就在上個世紀,他最受歡迎的那段日子裡了。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