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Movie Poster Print (27 x 40)

 

如果不是歐洲電影「鋼琴教師」(La Pianiste) ,我大概也會因為法國電影「她的危險遊戲」(Elle),而喜歡法國女星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在我看來,伊莎貝雨蓓數十年屹立不搖的主因,是她在表演時回應攝影機或外在場景的速度非常快,大多時間比觀眾更快,也可能比她的對手演員更快,而她在表演中擅長轉換動機,也擅長轉換節奏,這些改變的速度快到只有攝影機能記錄下來。這種表演方式帶來的情緒貼背感非常有意思,尤其在她年齡漸長之後,更加爐火純青;但是我最喜歡伊莎貝雨蓓氾濫成災的同理心,隔著銀幕都感受得到她對於權力弱勢方的不離不棄,而她總是用冷酷的面容,表達最堅定的支持。

改編自法國小說「Oh...」,電影的開場直接把觀眾推入地獄,逼迫觀眾必須與女主角伊莎貝雨蓓一起思考,接下來人生的時時刻刻該如何是好?在自家住處無端遭遇陌生人入室性侵,背負著甩不掉的身心創痛及恥辱感,報警不只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但是伊莎貝雨蓓寧願選擇到醫院做各種檢查,與前夫、合夥人兼密友,還有祕密交往的男友三人說明案情,也絕不報警;她認為自己父親三十年前犯下的重大刑案早已毀了她的前半生,她現在只想隱姓埋名從此低調過日子。即使如此,伊莎貝雨蓓仍然渴望找出真相,她魯莽的耐心將置她於更高的風險中,尤其私領域的事情已經夠糟,公司裡的惡意合成動畫根本繼續落井下石。

Elle (2016) - Isabelle Huppert as Michèle - IMDb

伊莎貝雨蓓與施暴者接觸的次數過於頻繁,多到令人坐立難安,最糟糕的是對方的身分被揭穿之後,她還一意孤行的樂觀,比被施暴的場景更令觀眾感到不適。整部電影狼狽不堪、身心俱疲又名聲掃地的伊莎貝雨蓓,努力緝凶的同時,對個人情慾的追求也沒有放棄,她與女性合夥人的丈夫婚外情、暗戀已婚的男性鄰居並且投射自己的性幻想,然後還在電影中後段,出現一段與女性合夥人隱密而幽微的曖昧對話。原先滿心期待她養的貓能在混亂世道置身事外,但是那隻貓好像被指派成大禍臨頭的預兆;最該慶幸的還是警方總算接手處理,即使事情演變成千瘡百孔之後,伊莎貝雨蓓和她的成年兒子應該得以全身而退...

本來很期待荷蘭導演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 繼續採用嚴謹的古典構圖,畢竟數位化風潮讓動態攝影變得更加普世平實,但是鏡位與攝影機運動,已經無關緊要的21世紀,身經百戰如保羅范赫文也沒有例外,他不再遵守早期電影累積成繁文縟節,應該只有我這種食古不化的老派觀眾,才會牢騷滿腹。幸好熟悉的味道應猶在,喜歡鼓勵觀眾遺忘現實世界的罪與罰,劇情中展示浮誇又殘酷的性與暴力,將社會禁忌娛樂化一向是保羅范赫文十分熱衷也很擅長的手法,幾十年來持續衝撞觀眾的感官。突然想起1960年的經典電影「驚魂記」(Psyco),而兩個女主角同樣出色,但技術層面的差異,讓這兩部片不容易相提並論... 

Elle: KINKY'likle mağdurluk arasında - SANATATAK

2017年冬天看過的一部紀錄片「伊莎貝雨蓓:獻給表演的人生」(Isabelle Huppert, une vie pour jouer),我記得應該是從那時候起,已經對伊莎貝雨蓓表演時,能展現出的情緒強度及速度,感到印象深刻;在我的印象中,她似乎是個相當內斂又沉默的大明星,可能不若其他媒體上的知名演員,如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那般,對於自己的自由派的價值觀、事業與人生經歷侃侃而談;相較起來,伊莎貝雨蓓留給大眾許多臆測空間,觀眾很難得知她如何看待表演,也很難了解她如何找出自己的戲路,又或者她對於自己的成就,有什麼看法,還有她如何延續她瘋狂又漫長的職業生涯?我可能認為她擁有一種得天獨厚,而且極為神祕的力量,讓她能毫無罣礙地,在最幽暗、不堪、聲名狼藉的場景領域暢行無阻。也許就像她自己在電影「她的危險遊戲」演出的角色:冷靜、低調但是樂觀地令人驚嚇。但我想說的是,如果銀幕上的伊莎貝雨蓓不要那麼果決、堅強又勇敢;如果她可以有點遲疑、有點退縮、有點失誤,她會不會是個更有魅力的大明星,我的意思是,我很可能更喜歡她,比現在喜歡她的程度還要更喜歡一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cranberries 的頭像
    icranberries

    酒釀蜂蜜:火爆、刺激、深刻的評價大全。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