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1991) - IMDb

 

整部電影應該有一半的時間向法國電影「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最後15分鐘無止境地向海邊奔跑致敬;如果不是用雙腳奔跑,還有夜裡的塞納河寬板滑水繼續高速前行;電影中還有另外三分之一的逍遙法外的劇情線應該是另一部法國電影「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é)的經典傳承。法國電影「新橋戀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狂放不羈的影像風格只是表象,對於法國自身電影文化的認同與驕傲應該才是導演李歐卡霍(Leos Carax)難以撼動的基本價值。

外在事件設計成精準的巧合緊緊扣合劇情線,首先主角出場的方式出人意表:即使觀眾不知道誰在開車,但是從急駛的車窗往前看,先遇見爛醉如泥的法國男星丹尼拉馮(Denis Lavant),再看到想過馬路卻被無情逼退的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情節是紀念日燦爛花火下的雙人舞,兩個年輕的靈魂彷彿從俗世超脫,奔放的肢體語言道盡世間豪情;還有茱麗葉畢諾許偷走父親的槍,造成慣性自殘的丹尼拉馮另一個永久傷害;最後是結局的貨船,剛好在聖誕夜深夜,剛好經過他們身邊...

Les amants du Pont-Neuf

在巴黎最古老的新橋上勉強找到棲身之處,丹尼拉馮不只是跑酷(Parkour)好手,他也是火舞舞者,他愛上茱麗葉畢諾許的原因是對方為他作畫;他是個抑鬱的人,靈活的身手不等於自信或快樂。茱麗葉畢諾許有一隻眼睛用紗布貼住,她畫畫時眼睛會痛、畏光、然後逐漸失去視力;她忘不掉前男友,也對自己的過去絕口不提,但是她有一隻名貴的阿爾巴尼亞貓常伴左右,她對感情很躊躇遲疑,甚至到電影結局時還在躊躇遲疑...總之,電影「新橋戀人」非常浪漫、非常感人,看完之後不論男女,都一起經歷了這段感情。

狂放不羈的感受來自於攝影機取景角度、移動幅度、顏色都比早期電影多了許多,也加入為數眾多的手持攝影增加不穩定感,追求速度及臨場感的同時,導演李歐卡霍也運用有如戰爭片特效的音響效果刺激觀眾的感官:煙火聲、槍聲、著火男子的慘叫聲...並且在每個可能會分心的轉折處,用非常驚悚的情節粗暴叫醒觀眾消散的注意力,當然同等粗暴的剪接手法也更加強這類印象。電影中的法國巴黎始終背著浪漫印象的原罪,即便街道髒亂、許多人無家可歸、基礎設施老舊...可能巴黎真的很浪漫吧,這只能親身體驗了。

zero focus — Leos Carax, Les Amants du Pont-Neuf (The Lovers on...

當時年輕的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集美麗與藝術才華於一身,她擁有貼近專業舞者的舞蹈實力,卻也能在寫實的表演中,精準掌握女性街友自我貶抑、極度悲觀的特質;但是她的氣質典雅,外型出眾,又很難不想像她是否來自一個高貴而優雅的家庭,就像電影「新橋戀人」的角色設定一樣,於是直到30多年後的今天,應該仍有觀眾被她的迷人風采所吸引吧。我認為茱麗葉畢諾許非常擅長換位思考,她非常敏感,很容易消融在角色之中,所謂的消融就像蛋糕糊配合蛋糕模具的形狀,然後再進烤箱內加溫才會成形。茱麗葉畢諾許的消融也包含她總是在傾聽對手演員的一舉一動,她的表演帶著一種禪意,全然地放手,而她不是只有在電影「新橋戀人」給觀眾這樣的感受,如果你/妳繼續觀賞英國電影「烈火情人」(Damage)、或是法國電影「星光雲寂」(Clouds of Sils Maria),你/妳就會看出來消融已經變成她爐火純青、別具一格的表演型態。電影「新橋戀人」應該是當年導演李歐卡霍想和茱麗葉畢諾許共度一生的告白,但是男方步步進逼的行徑,我想,任何真切的愛情應該都想拔腿逃離吧...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