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com: Fear (DVD) [1954] : Movies & TV

 

上個月中旬,我到圖書館借美國電影「縱情天后」(Being Julia)的DVD,在架上看見紀錄片「英格麗褒曼的私語」(Ingrid Bergman: In Her Own Words),紀錄片中有許多我覺得很熟悉,但聽不懂的瑞典語旁白,我的腦中總是有種幻覺,總覺得瑞典語是屬於電影的語言,因為音節的顆粒很大,聽起來很強勢又很直接。由義大利、西德合資的電影英語「恐懼」(Fear,英語數位修復版),大幅度改編自同名小說,以非常簡單、流暢又持久的長時間鏡頭開始,主角是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我似乎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她的瘋狂影迷。

如果你/妳屬於那種看電影成痴的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一定會聯想到已故懸疑大師英國導演亞弗列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驚悚作品風格,或是已故美國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瘋狂電影技術美學實驗。誰能想得到身兼英格麗褒曼的第二任丈夫、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能拍出這麼精彩的封閉式情節劇呢?(雖然我又再次因為他處理結局的方式而感到不快);當然擔綱配角的德國男星馬蒂亞斯威曼(Mathias Wieman)及德國女星蕾娜特曼哈特(Renate Mannhardt)也是功不可沒,平實又非常流暢的運鏡與剪接,如今已是難能可貴的觀影體驗。

Fear (1954)

電影中的英格麗褒曼一直很焦慮,她是個職業婦女,與負責製藥研發的丈夫馬蒂亞斯威曼共同經營一間製藥工廠,這對夫妻有一對年幼的子女,家裡也正在裝潢翻新,但是英格麗褒曼有婚外情,她也有預感紙包不住火,所以蕾娜特曼哈特一出現在車庫外、住家旁還有工廠辦公室時,英格麗褒曼總在盡全力支付封口費;蕾娜特曼哈特是個失意的女演員,也是外遇男友的前女友,她似乎能精準掌握這一家人的生活動態,連度假和上班時間都瞭若指掌,越來越敢獅子大開口。最後,聰明美麗的英格麗褒曼雖然成功反制,但絕望加上挫折很容易讓極端作法成為選項,至於結局是什麼,就留給大家自己看電影解謎吧。

從一個無腦影迷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羅貝托羅塞里尼嘗試以這次合作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為當時的妻子英格麗褒曼及自己的名聲奮力一搏。力求寫實的場景雖然比不上美國電影「煤氣燈下」(Gaslight)繽紛的戲服、華麗的場面或是為數驚人的群眾演員,可是具有豐富經歷的英格麗褒曼,的確證明自己有能力獨挑大樑,在其他配角破碎又零散的戲份襯托下,仍然撐住全片的陰鬱又膠著的氛圍。看得到新寫實電影人喜歡在劇情中加入的隨機感,代表生命中無法預期的情況,丈夫突然安排的週末小旅行,又緊扣劇情中的婚姻與道德的爭議。只能說英格麗褒曼處理焦慮的表達不卑不亢,尤其電影最後五分鐘即使只剩下她一個人的表演,過程仍讓人目不轉睛、精采絕倫。但我的立場太不客觀了,我實在太喜歡英格麗褒曼了!

Fear (1954) - IMDb

直至今日,當我在觀看不同年代、不同語言、不同風景的藝術電影(art film)的每一分鐘,我仍然會強烈感受到自己透過電影,正在探索心底最深、最孤寂,也可能從未意識到的角落;我必須承認觀賞任何藝術電影,常常需要鼓起無比的勇氣,也要展現鋼鐵般的決心,然後要有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忍受可能孤獨又寂寥的觀影過程。所謂孤獨又寂寥的觀影過程,我自己歸納了以下幾個可能:可能是因為電影本身的強調獨特的形式與風格、也可能是世代視聽的美感差異造成的心理距離,像黑白電影及彩色電影就有巨大的視覺衝擊。另外,也可能因為電影裡面缺乏熟悉的面孔,也可能是電影中的對白使用陌生的語言;然而看完一部電影,也許我會愛上它,也許我只會愛上其中一張演員的臉,也許我會享受電影的配樂,也許我很喜歡它的攝影風格,也許還有很多可能。但是我個人認為真正孤獨而寂寥的,是投入藝術電影欣賞的過程,其實是一條人跡罕至、門庭冷落的道路。其實我非常喜歡觀賞電影大片(blockbuster),看這樣的電影可以享受高水準的電影技術表現,絕對熟悉的演員面孔,還有令人滿意又開心的結局,更棒的是,還可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令人矚目的社交話題。於是,我試著自問自答這一題:是什麼動機一直支持著我繼續看電影,而且都是一些不能當作社交話題的電影呢...因為藝術電影中總有一些被人遺忘的璞玉,我喜歡見證璞玉真正大放光芒的一刻,我想我可以為它們做點什麼...把它們一部一部寫出來,直到寫完為止。

 

arrow
arrow

    icranberr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