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你在閱讀這段文字時,我正在聽著1980年代的蘇聯樂團「KINO」(Кино)的作品「血型」(Группа крови),並且在我腦海中想像俄羅斯總理偕同勇敢的俄羅斯人民,下令俄羅斯軍隊永遠離開烏克蘭東部頓巴斯(Донбас)地區、赫爾松州(Херсонська область)及克里米亞半島(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而勇敢的俄羅斯國民由俄羅斯總理代表向烏克蘭全體國民致上最深的歉意,並且時時刻刻向烏克蘭的陣亡將士表達哀悼,同時在全世界的見證之下,決心且承擔兩國戰後重建工作,也承諾從此不再發動任何形式的軍事戰爭。如此勇敢的俄羅斯才值得全世界人的尊敬。在我想像中,俄羅斯國家為了表達懺悔的決心,將首都遷至北太平洋,也許在亞洲高科技產業原物料的高度需求下,透過國家主權基金與全俄羅斯人分享石油及礦物賺取豐厚財富,讓俄羅斯翻轉成一個如同北歐國家般安居樂業的福利國家。最重要的是,始終勇敢跪著請求烏克蘭人原諒的俄羅斯、承諾永不發動戰爭的俄羅斯,具有強大自制力的俄羅斯才令人動容。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年多後,很突然的某一天,真的很突然地想起曾經(2016)深深迷戀過的蘇聯樂團「KINO」在1980年代的歌。不論多少年過去,帥氣迷人的朝鮮俄羅斯混血,卻因車禍而英年早逝的巨蟹座主唱崔維克(Виктор Цой, Viktor Tsoi)至今看來充滿魅力,光是他纖細敏感的外型能擄走多少女孩的心?但是請妳/你仔細閱讀他的歌詞,崔維克對於軍事武力的看法在不同的時間點也有滿大的差別,我的主觀看法是,崔維克在大部分時間反對俄羅斯動員軍隊參與各地戰爭,反戰的作品有:「戰爭」(Война)、「改變」(Перемен),「一個名為太陽的恆星」(Звезда по имени Солнце);但像是「布穀鳥」(Кукушка)、「最後的英雄」(Последний Герой),2012年才發行的「酋長」(Атаман)的歌詞,我好像又看見崔維克對於戰爭暗地支持。因為太愛崔維克,我選擇以看待已故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Тарко́вский)作品的相同視角,認知到他們對俄羅斯充滿激情愛國心,畢竟誰不希望自己投胎在一個能在世界上抬頭挺胸的國家呢?但是危險的「想像的共同體」就像平庸之惡,任何人都必須隨時提高警覺,以避免一路奔馳的錯誤釀成重大惡果!
已故的樂團鼓手喬治古里亞諾夫 (Георгий Гурьянов)喜歡穿著Crop top彈性背心站著打鼓,因為樂曲風格節奏很強烈又明快,於是喬治古里亞諾夫好像永遠都在跳舞;吉他手尤里卡斯帕揚(Юрий Каспарян)繽紛豐富的彈奏技法及效果器的使用變化常為音樂增添更濃郁的風味,年輕時的伊果季霍米洛夫 (Игорь Тихомиров)彈貝斯時喜歡一起搖擺,等到2021年復出時已經不再這麼做了。已故的崔維克每個音域的聲音特色很不一樣,尤其我一無所知的俄語聽起來有很多鼻腔共鳴,由崔維克的歌聲聽來更有一種引人入勝的魔力,唯一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是崔維克的合聲像謎一樣,永遠找不到誰在合唱。我最喜歡的還有崔維克一邊表演一邊用腳踩拍子的習慣,還有俄羅斯搖滾樂常見的特色-綿延不絕將近1分鐘長度的尾聲(outro)才把整首歌收尾。透過網頁翻譯,瀏覽一些俄語人士網路上的討論:如果「崔還活著」(Цой жив),崔維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有什麼看法?我們可能永遠都無從得知他的真正看法。而我的想法始終不變:我願榮光歸烏克蘭!我願榮光歸英雄!(Слава Україні! Героям слава!)
戰爭(Война) 英譯版
來源網站「Lyric Translate」/譯者: St. Sol,
備註:網站亦可見原版俄語歌詞。
告訴我那些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
為我畫出那些孤獨死去的人的畫像
告訴我誰是軍隊裡一個旅中唯一生還的人?
但有些人必須是門,有些人則是門鎖
大地。天空。
大地與天空之間,有戰爭
不論在哪裡
不論怎麼做
大地與天空之間,有戰爭
有人從有白天與黑夜的地方來
有人從有女兒有人從有兒子的家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