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同名小說,我記得自己從電影的第五分鐘開始暈船,我猜妳/你應該知道美國導演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激烈又狂放的攝影機運動,容易造成觀影時的眩暈感受;然而本片導演山姆雷米(Samuel Raimi)在景框設計使用非常多俯視、鳥瞰、仰角或蟲視等技巧,別出心裁有如亞洲的武俠電影的鏡位規劃,也造成一種獨特暈眩感。可是我很清楚我的暈眩不是這些原因造成,我只能告訴妳/你,如果有一部電影被我視為一輩子的秘密,一些深刻的感受將永遠埋進內心深處,至死方休的話,美國電影「致命的快感」(The Quik and the Dead)就是那部電影,而我把祕密留在這裡,是因為我希望我們一起保守秘密,而我也希望妳/你聽我的話,趕快看電影,因為妳/你將見證我既低調又壓抑地,努力表達愛。
陰險邪惡的反派金哈克曼(Gene Hackman)幾十年前,利用暴力的革命手段推翻小鎮的法治系統,多年來他恐怖集權,控制蠻荒西部名為「救贖」(Redemption)的小鎮,在這個恐怖平衡的法外之地,只有觀眾知道金哈克曼的仇家即將來到。然而金哈克曼有個陽光帥氣,對於槍枝種類歷史如數家珍的兒子,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他迫不及待想取代父親,成為救贖鎮的最強神槍手;但令觀眾震驚到無法接受的是,年輕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將在槍戰決鬥中,被父親殺死。看起來莎朗史東(Sharon Stone)的造型,應該是脫胎於1960年代美國西部片經典代表,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的樣貌,還有西方電影中並不常見,但香港、臺灣電影中卻不乏案例的女性角色類型:隻身闖蕩江湖的復仇女性。
紐西蘭男星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金盆洗手之路,走得異常崎嶇,他經常被金哈克曼及其他手下找麻煩,不論晴雨都被鐵鍊拴在城鎮中心;羅素克洛曾經是邪惡反派金哈克曼的親信,因為殺死一位傳教士之後,良知突然被喚醒,他決心投身信仰並想以此為職志,也透過羅素克洛的暗中幫助,讓莎朗史東得以在生死交關的戰鬥中,取得艱困的第一場勝利。更重要的是他與莎朗史東的一夜激情,有如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當年上映時如果缺少的是這一段性愛場面,我認為對於整體敘事絕對是巨大的傷害,這段性愛戲比想像中的重要太多,比起娛樂效果,這段戲更像是男、女主角彼此的歃血為盟,重要性不可等閒視之,加上莎朗史東非常擅長在景框中的展現情慾的驚人實力,至今仍鮮有演員能與她匹敵。
莎朗史東下榻的旅館隔壁就是一間妓院,而電影開始的前五分鐘,莎朗史東就斷然表達她不喜歡這個法外之地對待女性的方式;旅館老闆的青春期女兒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成長,她從原先的不設防心態,轉而將目光投向莎朗史東的堅忍不拔,即使最後仍不幸遭遇狼爪,但是觀眾會看見莎朗史東不僅為自己復仇,也為這個懵懂的女孩出了一口氣;旅館老闆的一句感謝,也卸下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電影中導演山姆雷米大量使用反應鏡頭(Reaction Shot)表現衝突事件發生後,現場目擊觀眾的即時反應,而金哈克曼與莎朗史東,更在大量的特寫鏡頭中,帶給觀眾非常豐富的表情層次變化,將人物的心境轉折處理得入木三分。讓我最震撼的是莎朗史東在特寫鏡頭中的表情呈現,遠比我想像中細膩也更強勢,有如冰錐般尖銳且致命...
雖然場景看似設定在美國拓荒時代,但是刻意缺乏嚴謹的時代考證,以及忽略現實中合理與否,用華麗如魔術般的手法操作槍枝,電影「致命的快感」製作的初衷,應該只是想為大眾提供一種娛樂的渠道,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還夾雜亞洲武俠電影中的善惡價值、東方傳統通俗文學著作中獨特的江湖情懷,加上疏離、頹敗的避世美學。然後我會想到義大利電影「歐洲51年」(Europa '51)中,因喪子而遁世的已故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或是描述北美淘金熱時期的德國人,歷經重重險阻後仍執意前行的德國電影「北國淘金夢」(Gold)中的妮娜霍斯(Nina Hoss),又或者1990年代的香港電影「新龍門客棧」中,在荒漠中與雞鳴狗盜之徒一起苟且偷生的客棧老闆娘張曼玉。或者我該引用一部早在1970年代製作,卻在2018年才終於完成並且上映的美國電影「風的另一頭」(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 逼哭我的最後一句對白,然後也把你/妳逼哭:『誰知道呢,真的會太過緊盯著某樣東西,對吧?瀝乾其美德,吸出其生命力。你拍攝好地方,還有漂亮的人…那些女孩和男孩。用鏡頭射/攝死他們。』(Who knows, maybe you can stare too hard at something, huh? Drain out the virtue, suck out the living juice. You shoot the great places and the pretty people... All those girls and boys. Shoot 'em dead.)